一、标准化清洗流程
预冲洗
挤奶结束后10分钟内启动预冲洗,使用35-43℃温水冲洗设备管道,直至排水接近清水状态。
重点清除残留乳汁和可溶性污垢,用水量需覆盖全部管路及杯组35。
碱洗与酸洗交替
碱洗阶段使用65-85℃热水,碱液浓度0.6%-0.8%,清除脂肪残留;酸洗阶段(每周1-2次)采用酸性溶液溶解矿物质沉积45。
清洗时需在主奶管路形成浪涌水流,增强机械冲刷效果。
终末冲洗与干燥
用常温清水彻底冲洗清洗剂残留,确保排水无泡沫或异味。
清洗后启动奶泵排空余水,必要时手动打开阀门彻底排净残留。
二、关键部件维护
密封系统检查
每日检查挤奶杯组内衬弹性,出现裂纹或硬化立即更换,避免密封失效导致污染。
定期检测真空泵渗油盒油量,渗油异常可能引发刮片磨损或泵体过热。
真空压力校准
维持真空压力在40-50kPa范围内,压力过高易损伤乳头,过低则影响挤奶效率。
使用前检查真空表读数(正常值0.048MPa),异常时排查管道漏气或泵体故障。
三、操作规范与监控
卫生控制
每次使用后拆卸可清洗部件(如奶杯、奶管),用专用清洗剂浸泡刷洗。
接触乳头的部件需单独消毒,避免交叉污染引发乳房炎。
功能自检机制
挤奶前测试设备运行状态:观察脉冲频率是否稳定,杯组吸附是否均匀。
发现奶流异常(如断续出奶)立即停机检修,排查奶泵堵塞或真空泄漏。
四、存储与环境管理
设备存放要求
清洗后存放于干燥通风处,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。
软管保持自然弯曲悬挂,防止折叠变形影响密封性。
定期深度维护
每季度全面拆卸设备,重点清理奶泵叶轮、阀门接口等易积垢部位。
每年更换老化橡胶部件(如内衬、密封圈),确保材质弹性符合卫生标准